Aster

「17」

N 人看过

迟到的后记,飞鸟向新的归巢。


我渴望当下的每时每刻带给我的色彩,无论光明或者黯淡,并渴望它们以伤痕或鲜花改写我,改写我的人生。从另一种角度去理解,可以说是无论做什么都是将现在的一切汇聚成未来的点,而不是让未来的图景限制我现在的线;也许每个选择前仍会纠结犹豫,但决不想单纯为一个臆想中的结果而放弃什么。差不多就是这样的想法驱使我在最后一次放弃的机会面前选择奥赛,也驱使我到如今仍选择生命科学。
在做出我自己的选择之前,能力为我所钦佩的人离开了,因为看不到奥赛的出路。品质为我所仰慕的人离开了,因为对于生物不够热爱。没有出路吗?有道理,彼时我的实力与那位朋友、与更强的人都相隔千里,本就被“划清了界限”。不够热爱吗?是没错,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计划怎么转去其他奥赛,时时为眼下学的一些东西而痛苦不堪。但即便如此我最后还是选择生物奥赛。我看到他人觉得奥赛是死路一条,我不相信,想要真正去尝试。我看到他人为自由意志而放弃,但在我找到自己真正的热爱之前,我选择更加未知的那条路。甚至可以说,我当初选择奥赛仅仅是因为这条路富有挑战性而已。
而后我被这条富有挑战性的道路打击过无数次,也无数次因为这条路上见到的风景而重燃火焰。火焰来自他人留下的火种,我决心重新点燃它们以自我诠释,诠释我的理想,诠释何为热爱。用史铁生的文字可以表达,也许:“我经由光阴,经由山水,经由乡村和城市,同样我也经由别人,经由一切他者以及由之引生的思绪和梦想而走成了我。那路途中的一切,有些与我擦肩而过从此天各一方,有些便永久驻进我的心魂,雕琢我,塑造我,锤炼我,融入我而成为我。”在这样的过程里自我探索、自我感受思维的流动,对我是弥足珍贵的过程。
作为一个恒久的追逐者,此刻看到这里的无论是谁,都可能给我留下过火种,成为我动力的一部分,或者是成为我的一部分。我感激所有人,帮助过我也好,相信过我也好,打败过我也好,甚至不曾与我交谈、却让我久久仰望的人也好。我不可否认自己会期待被别人当作认可的信仰与目标,但我同样不愿放弃这样一个追逐的过程;在我真正认可一点自己的人生价值之前,我必须这种用最能激励自己的方式去催自己前进。
去年生日我写给自己,“能否让今年8月心灵的那种震彻,回响在明年人大附中的考场上?”8月的震彻并不止源于山西赛场,也来自于我从首次联赛到暑假培训期间不断遭受的捶打。实际上这之后的日子里我又经历了太多,也许在颁奖名单念到我的那一瞬间,我仍然未能准确地想起自己曾经确凿留下的誓言。过于在意外界导致自我反噬,从联赛后一直到国赛理论出结果,一切我敬重的竞争者与我珍视的同伴因实力不被认可而纷纷离开都让我震撼,让我怀疑自己与未来,也导致我国赛前三个月里大部分的时间花在自我挣扎之上。即便最后来到了北京,站到了那个领奖台上,我仍认为自己的付出与结果不足以震彻任何后来人,只有曾经的震彻回荡在我心里,仅仅在我心里,永远。
我无法辩解任何,我既没能追上自己的目光所及,又险些辜负一些人的期望,何况即便是这样一个在如今的身边人里不值一提的成绩,我仍认为这样的结果过誉于自己的真实付出。但至少到最后关头,我没有抛弃掉自己的真实——一个事实上渴望自我证明的人,而不是一个纯粹为了什么热血什么羁绊而来到这条路上横冲直撞的人。如果非要用一句话去解释我为奥赛付出的一切和最后的结果,我会说:我做了自己应当做的事,但也做了不应做的。至少,在我经历这段开头年少轻狂、结尾迷茫内耗的起起伏伏的故事之后,我仍走到这一步,它让我看到自己曾经坠过沟壑并可以挣脱,看到前方还有灯塔尚未亮起,提醒我如果自己更加坚强、更有底气抓住未来时可以看到更广阔的海洋。
我知道一定有人认为我的结果足够光彩耀人、并把我当作后来居上者或一路顺风者,且后者尤其不在少数;但至少在那些时段里,在那些我被认为一路顺风走下来的时段里,我必然在内心被自己击败过无数次,一个情绪化的自己,一个始终得不到自我认可的自己。某人在听完我第一百万次对于自己的能力水平发表焦虑言论之后,得出的结论是:也许我就是被这样的焦虑推而走向远处。所以我才会在需要激励他人时写下那句“真正的强者往往并不认为自己是强者”;我知道我远远不配被称为什么强者,但我的确始终认为自己的努力配不上结果,也大概确乎因此而能不断前进。我曾经的“一路顺风”,到现在也不能给出自己一个合理的解释;我相信如果真的存在命运一事,它随时可能给我一个断崖。就算会来,我一样欣然接受。
我对奥赛的回忆大部分很沉重,不是没有轻松,而是它带给我太多沉甸甸的东西,包括如今对生命科学更加坦然与纯粹的态度。至于这一年中与奥赛无关的美好,足够我花额外的两千字去叙述,但唯一无论如何都必定要说的是,感谢我的一切朋友。用朋友的话送给朋友,“我从来都没有后悔走进那栋楼,跨过那座桥,遇到那些我生命中如此重要的人们”,铭记你们付出的一切,你们所应得的一切成就,你们所自认的一切挫折。我在日新楼四楼认识的所有人都有着独一无二的淳朴与美好,如此幸运我能在那里结识我的挚友与信仰;今年夏天留到最后的人们在一方教室内同甘共苦、且行且歌,那番光景至今仍使我在心中描摹。除此以外,从初中到高中收获很多重要的朋友,无论陪伴至今还是阔别已久,感谢所有人带给我的成长与感动。
我在日记上留下的每页每页痕迹,时而郁郁,时而欣欣;我在这样每个郁郁或欣欣的日子里想象过下一个生日的到来,然而无论怎样,它真正到来的那时,我还是会感激生命,感激生活,感激我的生命在这生活中度过这些年头,感激我至少没有更迟去发现美好所在。“渺远繁星,虽小却明”,两年前朋友用这句话诠释我的名字,如今又被我诠释成另一个名字。我知道自己始终渺小,所以之后仍想用尽全力去发现星空,亦传达自己的一份光明。
再次引用史铁生的文字,“生命的意义本不在向外的寻取,而在向内的建立”,这大概成为我17岁对自己最诚挚的寄托。我希望终有一天能够接纳自己成为自己的一部分,无需他人为我祈望,无需他人为我鸣响。
仍记得去年生日,五点多赶到教室的时候,黑板上是X打开的早读标语。那一日,同样被祝福包围的他选到了这样一句话,至今久久不能忘怀:

“生活的主角是你,生活的悲喜只有你知。洒脱些,快乐些,一路欢歌,勇敢朝前。”


2023.12.21后记:
唯一一段我不需要任何删改即可搬运的文字。我自认最全面地剖析了2023年8月以前的自己最真实的形象,实际上,在我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已经逐渐迎来了改变。我说不出那种改变是好的或是坏的,甚至说不出我是否真正变了。只能说这段文字是我2023年最后一次于思考的游曳中凯旋,在那以后,我真的飞向新的归巢,也许在飞行中失去了一些捆住我双脚的重力,而那种重力才是逼我拼命思考的东西。现在想来,重力之中无非只有两者:生物竞赛X
与社交平台公开的版本相比,唯一有修改的是最后一段;从未告诉别人的是,我知道黑板上那句话不是班主任选的,而是X。
我想,这篇文章中描述的所有我都是初三以来才开始的我,这其中的所有我都和X的意义休戚与共。
我会挣脱我们共同所困的那种重力,但绝对不会遗忘,绝对不会后悔与追恨,那是一种被风沙蚀刻灵魂的记忆,惟余成型后的自己。纵使归巢不再相同,我们已经成为了过去的彼此,成为了彼此的地坛。

本作品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许可协议 (CC BY-NC-ND 4.0) 进行许可。